匡奕光官方网站
http://28278.diaosu.cn
匡奕光首页>文章>正文

大脑需要的节奏起源于心率

更新时间:2024-05-02 07:26:39 作者:匡奕光

大脑需要的节奏起源于心率

匡奕光

 

人们需要的节奏起源于人的心跳。所有有大脑的动物都是一样。其参数是血压、心跳频率。心率曲线是人类审美的基础标准。

正常情况下,节奏变化是每分钟60150次。什么在变化呢?回答是:压力。心脏压力挤压血液碰撞大脑细胞。碰撞的目的是给脑细胞补充能量。无论人自己认为在用脑还是没有用脑,大脑都在消耗能量。因为,自从大脑形成到死亡的全过程中,大脑的四种储存方式没有停止过。

四种储存方式是:有意识专有储存、无意识专注储存、有意识模糊储存、和无意识模糊储存等四种。

所以,即便是人进入熟睡之中时,大脑依然在消耗能量。在熟睡中,眼睛也没有完全休息,还有一部分在工作和感知。比如,在人们认为的完全黑暗中,好像眼睛看不见东西了,但是,红外线依然在碰撞视网膜,只是人没有感知而已。也就是说,只要没有到达绝对零度时,红外线都存在。如果放在宇宙模型中时,大脑生存期间,没有休息的时刻,因为,绝对零度只有在黑洞里才存在。

 

研究宇宙自然节奏是科学家的事。而动物所需节奏仅仅是宇宙节奏中的很少一部分。

凡有大脑的动物皆需节奏。节奏产于大脑。人与动物对于节奏的需要是相同的。

动物基本节奏源于心率。从生到死,没有停止过。

在此,我们用人的心率来讨论节奏。

 

在大脑生存期间,大脑一直需要血液供给。

有血液供给,心率就一直存在,伴随终生。

于此同时,全身感知器官无一例外都与大脑一样。区别在于,大脑产生意识,其它器官只是像传感器一样不产生意识。意识需要节奏,传感器不需要。对于动物来说,大脑不可以缺或者更换,其它器官可以缺或者更换。因为,每一个大脑都是唯一的“我”。不同的大脑就有不同的“我”。每一个“我”只有一次,缺没可能有第二次。

心率既是判定节奏的标准。心率是人的生命节奏,也是判定感知美与丑的标准。

感知到的节奏大于心率时,人会激动。太大时,人会难受。感知节奏小时,人会放松。太小时,人会没劲,有死亡的感觉。

一般描述:血压随心率变化而变化。从出生到死亡,大脑细胞一直在这个变化中生活。所以,大脑细胞习惯了这种节奏。如果外来一个不一样的节奏时,大脑会不习惯。因为不习惯,大脑会将其判定为丑。对于习惯的节奏,大脑会判定为美。

 对于我们人类谈论的视觉艺术,听觉艺术,等等谈论节奏的所有艺术完全服从大脑节奏需求,而且都没有例外的都来源于心跳。

评论

发表评论

微信

微博